兒童青少年自殺問題
近年來青少年學生自殺事件頻傳,已逐漸呈現低齡化現象,尤其令人憂心的是青少年自殺有不斷增加的趨勢,且有感染作用。事實上想自殺、自殺企圖、甚至有許多的青少年自殺事件常被當作意外事件處理,實際自殺死亡的人數可能是官方統計人數的兩倍至三倍。根據衛生署公佈,除了老年人之外,青少年是最容易自殺的高危險群。面對社會越來越高的青少年自殺比率及其低齡化的嚴重性,這是需要整個社會去重視與探討並謀求解決之道的嚴肅議題。
探討青少年之所以輕生的原因是為了要深入了解青少年的需求與困擾,才能預先做好事先防治的工作,減低悲劇的發生率。以下將從青少年自殺的行為、危險因子及自殺警訊做深入探討:
青少年自殺行為的相關因素
分為「慢性歷程」與「急性歷程」:「慢性歷程」為長期累積不良的內在成長與外在影響之過程,「急性歷程」則是由於某些生活上的變化,使個人感受到壓力與情緒上的波動,而引發自殺行為。
可能的因素包括憂鬱症、人際衝突與孤立、家庭功能不佳與變化、情緒困擾及自我中心的想法等。其中,家庭因素是影響青少年行為的重要因素,包括家庭的破裂、親子關係不佳、家庭中的溝通不良以及對父母有高度的敵意卻又伴隨很深的罪惡感等因素都與青少年自殺有關。
自殺行為的危險因子
曾有自殺的念頭與自殺的企圖是導致十四歲以下的孩子自殺的高危險因子:
- 一般性的危險因子:包括面臨重大的失落、曾經試圖自殺、藥物濫用、家庭缺乏凝聚力、家庭有精神病史、兒童虐待、加入幫派等。
- 性別:一般而言,有較多的女性會想要自殺,但因自殺而死亡者則是男性較多。其原因根據研究結果顯示,男性青少年通常會採取較激烈的自殺手段,而女性青少年則傾向於選擇較不易致死的方式。
- 性取向:同性戀者自殺的比率約為異性戀者的兩倍至六倍。原因可能包括同性戀者較缺乏社會支持系統、社會的排斥、現身(coming out)的過程中所承受的壓力以及孤立的感覺等。
- 資優生:14 歲~17 歲的資賦優異青少年也被視為是自殺的高危險群,原因包括完美主義、不合理的社會期望、父母不切實際的要求、缺乏幽默感、學業成就等於個人價值的不合理信念。
青少年自殺的警訊(FACT)
感覺(Feelings)
無望的—「事情不可能變好了」、「已經沒有什麼好做了」、「我永遠都是覺得沒有希望」。
無價值感—「沒有人在乎」、「沒有我別人會更好」過度的罪惡感和羞恥感、痛恨自己過度悲傷持續的焦慮與憤怒。
行動或事件(Action or Events)
藥物或酒精濫用、 談論或撰寫有關死亡或毀滅的情節、 焦躁不安 攻擊、魯莽。
改變(Change)
人格—更退縮、厭倦、冷漠、猶豫不決,或更為喧鬧、多話、外向
行為—無法專心
睡眠—睡太多或失眠,有時候會很早醒來
飲食習慣—沒有胃口、體重減輕、或吃得過量、對於朋友、嗜好、個人清潔、性、或以往喜歡的活動失去興趣、在經過一段時間的消沈、退縮後突然情況好轉)
惡兆(Threats)
言語—如「流血流多久才會死?」
威脅—如「沒多久我就不會在這裡了」
計畫—安排事務、送走喜歡的東西、研究藥物、 獲取武器、自殺的企圖—服藥過量、割腕
※任何一次的自殺企圖都是自殺者向外界求助的訊號,不應該將其誤解為為了獲得他人的注意而忽略之,否則隨之而來的可能是更致命的危機。
婦女的自殺問題
婦女自殺的原因
根據「生命線」統計,來電求救或傾訴的個案中,婦女占將近百分之七十,明顯高於男性。其因素可能是女性性別角色比男性承受更多的壓力和負擔。性別上的弱勢,一樣反映在自殺意圖上。研究顯示,台灣婦女的「自殺意圖」或「企圖自殺」明顯高於男性。婦女自殺意圖高,是因為女性的資源、權力有限,在無助之下便以自殺為手段來求救或報復。
另外,婦女罹患憂鬱症和恐懼症者是男性的1.4 至2.5倍;15 歲至39 歲女性的十大死因之中,自殺高居第三位。專家分析原因指出:
- 女孩子從小的教養方式就與男孩子不同,較不鼓勵其表達感受,容易造成女性比較沒有自信、容易附和別人的想法。
- 現代婦女常身兼多元角色,必須身兼子女、母親、妻子、媳婦、職業婦女等角色,角色間的衝突與適應問題,常造成憂鬱症的發生。
- 一般而言,婦女的社會經濟能力可能較低,在生活中也形成壓力。
而婦女的經前憂鬱、產後憂鬱與更年期憂鬱更是不可忽視。女性在固定月經週期期間或者是懷孕、生產過程當中與停經階段,體內女性荷爾蒙會產生極大的變異,這些的變異連帶也影響體內其他如甲狀腺素、生長激素、腎上腺刺激素等荷爾蒙,而這些神經傳導物質都被認為和女性憂鬱症有關。
若以近年的自殺案例分析,感情、婚姻因素亦是導致婦女自殺的主要原因。有人以自殺作為挽回感情的手段;也有人在明知感情挽回無望的情況下,以自殺的方式,希望對方愧疚一輩子。在自殺者的婚姻狀態統計資料方面顯示出,已婚者自殺的比例較未婚者為高,而已婚自殺者多半與家庭暴力、丈夫酗酒有關,婦女在毫無管道抒發情緒和解決問題的情況下,容易因為感到絕望而自殺。
如何預防婦女自殺
女性由於先天和後天種種因素影響,更需要在情緒上做好自我照顧,學習正視自己的情緒低潮而非逃避。一旦察覺壓力的存在,便應該儘速做適當的調適,尤其是已婚者,在兩人成立家庭後,應繼續延續與原生家庭和朋友的關係,建立更多支持系統,而非在婚後關進象牙塔中,以免發生危機時缺乏抒發的管道。當有機會也能多關心身旁的朋友,或許因為一兩句安慰的言語,就能挽救一個珍貴的生命。才能減少憂鬱症的發生。
職場自殺問題
職場自殺問題嚴重
根據世界衛生組織2003 年的統計,每年全球有將近一百萬人死於自殺,也就是說,每40 秒就有一個人自殺。在台灣,自殺死亡率也有上升的趨勢,平均每10 萬人,就有15.31 人自殺,冰冷的數字背後,是生命的黯然夭折,也是許多家庭無可承受的遺憾。中、壯年的男性是其中主要的族群,對於已經進入職場的上班族,要承受工作的壓力、失業的恐慌;至於正要進入職場的年輕人,則要面對找工作的困難。也就是說,當經濟大環境變動,職場變成了巨大的壓力鍋,人的情緒也變得焦慮、憂鬱,一不小心擦槍走火,就產生了悲劇。
在現代社會裡,憂鬱症已成為吃掉勞工生產力、社會成本的藍色怪獸。聯合國國際勞工組織的調查,憂鬱症在廿一世紀已經成為職場疾病的主流。依據統計,台灣正有百分之六到百分之十的人飽受憂鬱症的折磨;甚至,專家估計,每六人就有一人有憂鬱症。沮喪的員工、低落的生產力、因自殺而中斷的接班人才,帶給企業的成本損失更甚於關廠或罷工,占了百分之七十六點三,金額高達三百零九億元,此數字十分驚人,比台灣許多縣市一年的預算還高許多,是企業不可忽視的危機。
職場自殺的類型與徵狀
職場自殺案件類型約有以下數種:
- 臨時遭受資遣以自殺威脅來控制雇主
- 企圖自殺引起社會注意
- 缺乏工作機會認為自殺可以解決痛苦
- 職業工作繁重無法勝任而心情苦悶
- 失去工作家人責備,情緒極端憤怒因而自責責人、
- 自我懲罰採取自殺
- 以自殺逃避生活經濟壓力
- 因巨大債務逼迫自殺
- 久病無法工作而厭世
在辦公室中,憂鬱症典型的外顯症狀有:記憶力減退、不能集中注意力、沒有動力、步調變慢或忙亂成一團,造成職業功能喪失。因而同事之間必須彌補其在工作上的疏忽和不足,造成工作低效率。職場自殺預防是政府及民間共同的責任,因為自殺不只是個人寶貴生命的殞落,對家庭、社會,都會留下難以平撫的傷口。當發現自己有吃不下、睡不著、不想工作、容易健忘、沒有元氣等徵兆,就該開始檢視自己在哪一個環節出了問題。如果是工作壓力過大,不妨給自己一點放空、休息的時間,並維持正常、規律的生活習慣;如果是心裡想不開,就要試著放寬心,對自己好一點,或向朋友傾訴、尋求他人的支援。
軍人的自殺問題
軍人自殺的原因
近年來,軍人在服役期間出現了自傷或自殺的行為,時有所聞,造成了家屬與社會大眾的關切;到底是哪裡出了問題呢?依據一般民眾的刻板印象而言,不外乎是因為軍隊中管教不當、老兵欺負新兵所造成的壓力、以及遭遇了一些在家庭或感情上的變故……等,才會造成軍人出現自殺的行為。此外,軍人在遴選、受訓、或是在部隊中處於被管理的角色,個人對軍隊的認同度不同、所承受的壓力也不同,所出現的自傷或自殺行為也會有所差異。
因為軍隊是一個具有相當高度結構化的特殊社會族群,除了一般人對於軍中管教不當而有所質疑外,另一個可能性就是現在的年輕人對於挫折忍受力低、受不了比較嚴格的約束及管理方式。
研究顯示,軍人對於軍中壓力的知覺與對當兵事件的主觀看法或詮釋有著密切的關連性。在入伍前,對於當兵的看法為排斥者,個人的家庭以及軍中壓力也最高;而認為當兵是一種『榮譽』或是『應盡的義務』時,個人的家庭以及軍中壓力最低。當軍人在部隊中所感到的壓力越大,則越容易採取消極忍受或是比較負向的處理方法,來應付壓力,於是產生了自傷、自殺的行為。
軍人自殺的警訊
軍隊中自殺的原因中以個性因素、家庭因素以及男女間的感情因素為主,並且會出現下列的自殺警訊:
- 情境方面:剛下部隊的新兵、或是夜晚執行勤務或是站衛兵的時候,通常最容易出現自傷或自殺的行為。
- 情緒方面:有憂鬱傾向、無助感、孤獨失落感、自責內疚、不願意說出自己心事(包括與家人、朋友、同袍、長官、輔導長談論自己的問題)。
- 特徵方面:過去曾經企圖自殺、或自殺企圖的人,更是高危險群。
- 行為方面:曾經向他人表達想死的企圖、慢性疾病、喝酒、吸食毒品……等。
如何預防軍人自殺
根據他人許多的臨床照護經驗中,軍人自殺病患在住院期間,尤其是剛入願或是屆臨出院,都是出現自殺行為的高危險時期,此時的家屬或親友更要付出多一點的關心,給予支持。在自殺軍人病患住院期間,醫護人員需要與家屬、部隊以及病患本身作妥善的溝通與協調安排,評估病患恢復情形;倘若病患在接受治療後,適合回到部隊,則必須考慮其重新回到部隊的生活上、與同袍相處上的問題。部隊長官及輔導長也要協助重返部隊的弟兄,重新適應部隊生活。
除了結合專業醫療人員、家屬、朋友、部隊以及病患本身,做妥善的照顧及輔導之外,社會上的生活教育也應該教導民眾多注重青少年的危機處理,增強青少年對於壓力以及挫折的因應能力,也許將有助於未來在軍中遇到挫折時,能夠以更有效、更健康的方式來解決問題。
老年人口的自殺問題
老年人由於生理機能的衰退,常常導致體力消耗快、身體多病、因而感覺無助、憂鬱、缺乏安全感…;更隨著年齡逐漸老化、喪偶、或是親戚朋友的去世,而產生寂寞、悲哀、焦慮以及緊張等情緒。因此,六十五歲以上的老人自殺率高出一般人的4 倍,是自殺死亡的高危險群。根據行政院衛生署於民國九十三年進行「臺灣地區老年人口主要死亡原因」調查,臺灣地區老年人口的死亡率為十萬分之卅六點二四,較民國九十二年的十萬分之卅五點二提高,臺灣地區老人自殺問題的嚴重性可見一般。
老人自殺的因素
對於老人而言,老化意謂著各種功能的喪失,包括經濟、社交、認知與行為能力等,而需要機構安養服務的老人多半因為各項行為能力的喪失而被迫搬離熟悉的環境;因此,老人在環境適應與心理調適的層面上,更需要有機構社會工作專業人員的協助,共同處理其負面情緒與想法,以防止老人出現憂鬱的情緒。依照世界各地研究老年人口的精神疾病調查顯示,其中以老年憂鬱症的盛行率為最高,佔了(16~26%),其次才是一般人熟悉的老年失智症。
因為國人的平均壽命增加,老年人口也逐漸增加,導致老年憂鬱症的患者比率也相對的提高;再加上時代環境的快速變遷,年紀大的人越來越不能適應這個新時代的變化速度,日積月累的壓力,造成老年人身心上的不適應,老年人的自殺比率便逐漸升高;雖然老人常有強烈的無望感,比較少有自殺的意念,但是老年人一旦決定要自殺,使用的方式往往會比較激烈。
如何預防老人自殺
有學者提出了以下關於自殺預防的三個層次:
- 平時以電話關懷高危險群的老人,注意其生活起居、鼓勵參加活動。
- 早期發現,早期治療,提供支持性的會談,避免老人感到孤單。
- 提供身、心、靈的復健,提供適當的醫療資源以及心理諮詢資源;老人家往往因為資訊的不足,而不知道求助的管道。
另外,只要有接觸老年人的經驗,通常不難發現,老年人很喜歡談過去經驗!而依據Erikson 發展理論,「生命回顧」的確為老年期的發展任務,老年人藉此方式將生命各片面統整在一起,使其有意義,並感受過去與現在之差異及關聯性。我們可以運用以下這些技巧,讓老人家自己尋求生命的意義,這也稱為『生命回顧法』:
- 回想、重溫過去的經驗,增加控制感,進而再度肯定與發現生命的意義。
- 鼓勵老人與舊朋友相聚、或是出示一些對老人來說很有紀念意義的物品,讓他們回想愉快的過去。
- 關懷性的傾聽、接納的態度及正向的回應,也可以與老人一起經驗分享、激發老人的有用感,發現自己存在的意義;藉此,讓老人不再沉浸在悲傷的情緒中,更能活出自我,降低自殺意念的產生。
文獻中顯示,成功自殺的老人當中,有84%被認為是因為身體疾病所導致,而身體疼痛也是一個促進老人自殺的因素,佔有20%;另外,老人常常認為自己會是家人的負擔,也是一個很重要的影響因子。對於家中的老年人,我們可以撥一點時間和他們坐下來喝杯茶,溫暖的問候,親切的關懷,幾句話讓老人家感受到陪伴和關懷,相信一定是人性的需求所在;這樣的陪伴,可以預防輕度的感傷憂鬱惡化成重度的憂鬱,甚至成為慢性精神疾患,而此目標則有待我們的努力。
精神疾病個案的自殺問題
自殺與精神疾病的關連
根據統計,憂鬱症患者最後死於自殺者佔15%,而精神分裂症最後也有10%死於自殺。隨著社會的變遷改變,台灣這幾年的焦慮症、憂鬱症及物質濫用者不斷增加,是個必需要重視的問題。
憂鬱症與自殺
憂鬱症是極為重要、普遍,卻被低估的精神疾病。依照世界衛生組織的推估,憂鬱症將是2020 年造成人類失能前十名的疾病的第二名,僅次於心臟血管疾病。憂鬱症會造成一個人無法工作,同時造成家庭社會嚴重的負擔,而根據統計結果顯示,有15%的憂鬱症患者最後會死於自殺,這些都造成了家庭社會的損失與遺憾。憂鬱症的患者會有幾個特徵,包括:憂鬱的情緒,鬱悶煩躁、快樂不起來,興趣與喜樂減少,對事情提不起興趣,體重下降(或增加),食慾下降(或增加),失眠(或嗜睡),思考動作遲緩變慢(或激動),覺得疲累失去活力,常常覺得思考無法專注或做決定,覺得自己活著沒有意義(無價值感)或罪惡自責,常常反覆想到死亡,自殺意念、企圖或計畫……等。
自殺問題與憂鬱症有很大的相關,根據中研院鄭泰安教授的研究,自殺死亡者生前有符合精神疾病診斷者達97% , 達到憂鬱症標準的有87%。憂鬱症患者有2/3有自殺念頭,有憂鬱症患者是沒有憂鬱症患者的自殺危險的47.8 倍。由此可知,自殺與憂鬱症有很大的相關,而憂鬱症是一種可以治療的疾病,只要多鼓勵憂鬱症患者得到及早治療、完整治療,就有可能降低自殺事件的發生。
自殺與其他精神疾病症
除了憂鬱症之外,其他的精神疾病也可能會導致自殺,例如根據統計資料顯示,至少有25~50%的躁鬱症病患會出現自殺的意念或行為,尤其是在鬱期的自殺則相當常見;另外,據估計約有10%的精神分裂症患者因自殺而身亡,其自殺的危險性比一般人高出30 至40 倍。因此,這一些的精神疾病在臨床上,是極重要的課題,需要專業人員以及社會大眾的關心。基本上,大多數的自殺事件是可以預防的!
許多個案在真正的自殺之前,都會有些徵兆,若能多加留意週遭的朋友,適時拉他一把,化解危機,便可以避免不幸的發生。根據統計,約有七成個案在自殺前有發出過自殺警訊,一半的自殺者在患者自殺前曾經尋求醫療幫助;週遭若有親友可能是以上所提到的自殺危險族群,又有以上提到的憂鬱症之口語及非口語之訊息表徵,自殺的可能性就很高了。
如何預防精神疾患自殺
針對有自殺行為的個案,我們可以給予下列幾項措施保護,避免再做出進一步更傷害自己的行為:
- 訂安全契約:使病患答應在一段時間內,不再做出任何傷害自己的事情。
- 提升自尊:通常這一類有精神疾病的個案,常常是低自尊的,我們應給予其真心的讚美、使個案覺得被重視。
- 協助調整情緒及行為。
- 運用社會、家庭的支持系統。
- 嚴重的時候,則必須要強制住院治療,或是給予藥物控制其精神狀況。
精神疾病患者對於個案本身、家屬、社會都造成相當程度的影響,特別是某些自殺的高危險群個案,所以早期的診斷治療、評估自殺的危險性是非常重要的一點。藥物的治療方面應該以情緒穩定劑為主,輔佐以抗憂鬱藥物共同治療;另外,心理治療也可以提供給這類個案情緒抒發的管道,加強家庭、社會的支持系統均有助於降低自殺事件的發生。
物質濫用個案的自殺問題
自殺與物質濫用的關連
物質濫用與自殺的關係可說是錯綜複雜,這兩者本來就有各自的複雜病因,也是許多精神疾病的共同特徵,因此衍生出了更多的異常行為。自殺和物質濫用行為(吸毒、酗酒),在個人層面有生物學因素存在(例如中樞神經的血清素失調等),這種生物學因素和負向的環境因素互動(如:生活壓力、同儕文化……等),就有可能產生自殺等偏差行為,甚至進一步造成心理衛生與社會問題。從醫療的角度來看,自殺和物質濫用關係匪淺,常有共病
(comorbidity)的現象。
任何可以改變心智或情緒狀態,而造成欣快感的藥物,都有被濫用的可能,而物質濫用又可以分為藥物以及酒精的過度使用、過度依賴;藥物濫用包括了海洛因、安非他命、大麻、古柯鹼……等非法用藥。其中根據行政院衛生署管制藥品管理局的統計資料顯示,民國94 年台灣地區青少年用藥比例順位,依序為搖頭丸、K 它命、大麻;若是在各大精神醫療院所的戒癮個案中,還是以海洛因與安非他命居多。
依照流行病學的研究調查顯示,患有精神疾病的病患,比一般人更容易有物質濫用的問題,精神疾病患者在於物質濫用方面,約有50%的盛行率;從中研院的一項研究發現,成功自殺死亡的個案當中,幾乎每一個個案在生前都有一種以上的精神疾病,其中最常見的是憂鬱症(重鬱症與輕鬱症)、以及酒精濫用。使用酒精或藥物會連帶產生許多生物、心理、社會的影響,物質濫用常常會導致生活中的危機,包括自我傷害行為(自傷、自殺)以及暴力行為;其中,約有15%的酒癮患者,會造成慢性酒精中毒,而安非他命等毒品的過度使用,可能會導致精神疾病(常被診斷為妄想型的精神分裂症)。
如何幫助物質濫用的個案
對於有物質濫用情形的個案,有以下幾點的措施可以幫助他們:
- 生物面:臨床上戒斷的處理、維持戒治。
- 心理面:希望能夠解決問題、給予正確的認知。
- 社會面:提供家庭諮商、進行團體治療(例如曾為酒癮患者的自助團體)。
從這些錯綜複雜的關係裡,我們應了解防治自殺是社會大眾你我的責任,從防範藥物濫用的觀點而言,拒絕使用非法的成癮藥物、拒絕過度使用酒精;若有生活壓力及困難,能夠尋求正確的管道舒解,這樣方能降低物質濫用的情形,也能減少自殺事件的發生。
LGBTQ個案的自殺問題
LGBTQ個案自殺的危險因子
LGBT族群之自殺危險因子如下:
- 汙名化(stigma)、歧視、偏見
- 憂鬱症(depression)
- 焦慮(anxiety)
- 反社會性人格
- 感染AIDS/HIV或是對於AIDS/HIV的強烈恐懼
- 非法藥物濫用
- 巨大的情感與人際衝突
- 社會孤立和疏離
- 未受高等教育
- 失業
- 毆打嚴重致就醫的經驗
- 曾遭受到身體暴力及性侵
- 缺乏自我接納、內化恐同(internalized homophobia and shame)
- 接受到不滿意或無意義的治療
如何預防LGBTQ個案自殺
在中心手冊-「多元性別者之心理健康促進」中針對不同對象提供不同建議,分別條列如下:
給父母的建議
各地機關需提供LGBT族群的父母充足資訊與親子溝通技巧,例如:
- 可以嘗試讓孩子知道,你需要花很多時間,才有辦法弄清楚這件事情,也請孩子理解,你一時之間難以承受。
- 請盡量不要問孩子「你確定嗎?」、「你是不是沒有跟異性交往過,所以才以為自己喜歡同性?」、「你是不是被朋友帶壞,所以才想要當另一個性別?」等問題,因為這些問題都是對於孩子的否認。
- 建議可透過公益機構、座談會、熱線或是相關書籍等相關資源多加了解同志族群,才有辦法和孩子持續溝通。
- 最基本的情感支持依然來自於原生家庭,因此父母與親人的相互理解,絕對是增進心理健康最重要的一步。
對校園的建議
- 應透過活動與課程的設計,或是學校制度面的規劃,在校園中營造性別友善的環境,鼓勵性別多元社團發展,使校園變成一個更能接受多元性別發展的環境。
- 學校老師必須能夠對同志議題具有敏感度,也會對同志學生有極大的幫助。在學生面臨感情問題、校園霸凌、或其他情緒困擾時,能夠思考到各式各樣的可能性。
- 老師應了解,性別氣質、性別認同、性傾向並非一個學生「故意的」選擇,而是自然而然發生的事情。在輔導學生的過程中,應特別謹慎地自我覺察,是否對於學生的性別議題加入了自己的成見。
- 輔導老師及班導師應增進多元性別方面的課程,亦可尋找經驗豐富且對LGBT友善的相關單位及講師入班演講,以加強學生對於多元性別的了解,減少霸凌的發生。
對職場的建議
- 各公司行號應提倡職場性別平等風氣,不應抱著好奇的心態去探人隱私。性別認同與性傾向都是相當個人化的議題,對大部分的人也是視為一種隱私。
- 單位主管應理解跨性別者在日常生活中會遇到的不便,例如該上哪一種廁所的困擾。如果跨性別同事以另一個性別的裝扮出現在職場,亦無須大驚小怪,每個人喜歡怎樣的裝扮本來就是個人自由,並不會影響到他的工作表現或心理健康。
對LGBT族群的建議
- 提升LGBT相關資訊的推廣與普及。許多心理健康的問題來自於對於未知的害怕,因此要增進個人的心理健康,多了解與同志相關的資訊是必要的。
- 促進同志族群參與社群活動。經由社群活動了解其他人的生活,避免因為過度孤立、缺乏資訊而造成不必要的恐慌。同志相關資源包括網路資源、社群實體資源、醫療資源等等。要注意的是,網路資源雖然豐富多樣,但內容缺乏審核機制,因此需要謹慎判斷真偽。
- 促進跨性別者經由參與跨性別社團的方式來認識自我、交換資訊、相互情緒支持,對於自我的生活規劃也有所幫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