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2月15日  
 
殺子後自殺事件
是近年來很受矚目的社會問題,這樣的事件常見於新聞報導中,常常引發各界高度關注。

「攜子自殺」,表面的意思是父親或母親帶孩子一同自殺,實際上是兩個階段,一個是殺人、一個是自殺,因此宜改稱為「殺子後自殺」。多是父母先行用各種方法殺害孩子之後,自己再自殺。加害者是父母,受害者是孩子。殺子後自殺不僅是一個社會家庭的悲劇,更是剝奪孩童生命、戕害兒童人權的行為。

相關的研究在每個國家所佔的比例不一,在美國約6%-16%,在瑞典有40%,在英國有48%,在日本則高達70%。曾有香港學者認為,這可能與亞洲人重視家庭,並將家人視為一體的傳統有關,特別是華人社會自古有「君要臣死,臣不能不死」觀念,若是父母認為孩子是自己可以決定的個人財產,也可能延伸出「父要子死,子不能不死」的想法,進而造成憾事發生。

殺死孩子後自殺個案,是剝奪生命的自主權,父母遭遇困境時應該勇於求助,尋求政府資源協助,注意維護身心健康,才有力量和家人相互支持,以正面態度共度一時的難關。此外,媒體、醫療、社工、學校到社會大眾都應攜手成為珍愛生命守門人,共同為自殺防治盡一份心力,以減少殺子後自殺悲劇的發生。🎷

節錄自-自殺防治系列26:殺子後自殺事件之防治|社團法人台灣自殺防治學會
https://www.tsos.org.tw/media/3452
延伸閱讀-說死亡太沉重— 談攜子自殺的預防|台灣憂鬱症防治協會
http://www.depression.org.tw/knowledge/info.asp?/55.html
尊重孩子的生存權-攜子自殺的因應與防治|自殺防治網通訊5卷第2期
https://www.tsos.org.tw/media/3233
♥️善用心情溫度計App♥️情緒發燒時適時求助 ♥️
https://bsrs.page.link/55q2 
    1. 1.
      自殺基本概念
    2. 2.
      珍愛生命守門人
    3. 3.
      面對自殺或自傷的可以怎麼做
    4. 4.
      關係課題
    5. 5.
      年輕世代的憂鬱風潮
    6. 6.
      網路社群守門人
    7. 7.
      自殺者親友
    8. 8.
      職場心理衛生與自殺防治
    9. 9.
      第一線專業人員自殺防治
    10. 10.
      認識替代性創傷
    11. 11.
      疫情與心理健康促進
    12. 12.
      精選貼文影片
    13. 13.
      時事貼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