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展現行動 創造希望:凝聚力量 守護生命」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年會暨學術研討會」於今日(10 日)在臺大醫院國際會議中心舉辦,今年研討會主題為「展現行動 創造希望:凝聚力量 守護生命」,並且特與國家衛生研究院論壇共同合辦「青少年自殺防治議題及自殺防治策略之探討」專家會議。活動內容包含專家論壇、學術演講及論文徵稿發表,並特別感謝國家衛生研究院吳成文院士蒞臨指導,並參與了這場充滿精采討論的會議。今年論文投稿踴躍,共選出 16 篇論文進行發表,並有 5 場次學術演講及針對青少年自殺防治議題進行專家會議,總計線上線下超過 3,800 人參與。
國際自殺防治協會(IASP)與世界衛生組織(WHO)將每年 9 月 10 日訂為「世界自殺防治日」,本年度仍沿用去年「展現行動 創造希望」(Creating Hope through Action)為主題。台灣自殺防治學會配合世界自殺防治日主題,將今年宣導主題聚焦於「展現行動 創造希望:凝聚力量 守護生命」,強調縱使一個人力量有限,只要能凝聚眾人之力,團結一心,再微小的光芒也能燦爛耀眼。
今年度以新冠疫情、青少年自殺防治、復原力及霸凌為議題,定調為學術研討會之主軸,以加強關注因為疫情所帶來的心理衝擊,年輕族群的心理衛生需求及自殺防治策略之制定。並特別感謝遠自澳洲而來的 Professor John Snowdon出席研討會,分享澳洲自殺防治現況,藉由外國自殺防治的寶貴經驗,激發我們思考本土自殺防治之工作。
現場論文發表共 16 篇,內容涵蓋新冠疫情、精神疾病、青少年與自殺防治的相關性,其中因應 AI 科技的發展,今年度亦有投稿者針對聊天機器人的運用進行發表。除了論文發表外,今年亦持續舉辦宣導自殺防治的「世界自殺防治日海報設計徵選活動」以及「世界自殺防治日徵文活動」,藉由民眾透過海報設計及文稿響應「展現行動 創造希望」的理念,傳遞自殺防治中的正面力量,民眾參與踴躍;得 獎 作 品 已 揭 曉 , 歡迎 大家上網分享( 網址: https://sites.google.com/tsos.org.tw/wspd2023/)。同時今年亦配合IASP舉辦「全球單車繞世界」活動,將於 9 月 10 日起熱烈展開,特邀民眾走出戶外、踏上單車,每一個里程都象徵對自殺樣防治工作的支持與肯定,希望藉此提升大眾對自殺議題之重視(活動網址:https://sites.google.com/tsos.org.tw/wspd2023/cycle-the-globe)。
全國自殺人數上升
台灣自殺防治學會李明濱理事長指出,世界衛生組織(WHO)最新資料顯示,全球每年有將近70 萬人口死於自殺,更有1 億多的人口因自殺事件而深受影響。台灣在政府與民間合作之下,台灣的自殺死亡率自 2006 年(總計 4,406 人,每十萬人口 19.3 人)最高峰,逐年下降,並於 2010 年退出國人十大死因之列持續至今已連續 13 年維持在十大死因排名之外。唯 2022 年自殺死亡人數共計 3,787人,自殺粗死亡率為每十萬人口 16.2 人,與 2021 年相比,增加 202 人(增加5.6%),顯示自殺防治工作仍不可懈怠,亟需密切關注,謹慎因應。
2022 年全國自殺通報總計 45,366 人次,與前一年相比增幅為 4.4%,各年齡層通報人次大多都上升,其中增加幅度最高為 15-24 歲及25-34 歲,顯示中央與民間積極推動自殺通報作業的成果。仍要注意的是,在 2022 年兒童及青少年族群 14 歲以下及 15 至 24 歲的自殺行為者中,除了感情問題與精神疾病問題外,校園問題、家庭成員問題也是主要自殺原因,自殺是多重因素造成,為生理、心理、社會及經濟文化環境等互動的結果,防治工作是跨領域與跨團隊的巨大工程。
民眾心理健康調查
今年 7 月針對全國 15 歲以上之 2,107 位民眾,進行「心理健康及自殺防治認知與行為」之電話調查。李明濱理事長表示,透過心情溫度計(BSRS-5)檢測民眾心理健康,顯示全國約有 7.5%民眾有情緒困擾(推估約 153 萬人)。在自殺想法方面,全國約有 15.8%(推估約 321.6 萬人口)以上民眾一生中曾經出現自殺想法,另有2.9%(推估約 58.7 萬人口)上民眾曾於一年內認真想過要自殺,在自殺想法部份皆較去年度調查為高。
本次調查亦針對民眾是否曾有被霸凌經驗。結果發現有 15.0%民眾表示自己曾經持續被霸凌,而霸凌形式中,最多為「言語霸凌」(81.8%),並且被霸凌地點以「學校」(68.3%)居多。曾被霸凌者中,有 59.4%表示因為被霸凌,而導致明顯的身體或心理傷害。
此外,李明濱理事長表示今年度延續去年之主題,特針對新冠肺炎疫情對民眾心理健康的影響進行調查,結果顯示年滿 15 歲以上民眾約有38.1%的民眾表示自己過去一個月以來因疫情關係至少感到一項壓力,相較於 2020~2022 年的調查,已明顯降低。其中占比較高的前三項分別為身體健康問題(18.5%)、工作/經濟壓力(17.6%)及日常生活壓力(16.3%),皆較去年為低;台灣在全民的共同努力下,疫情已全面解封,但也千萬不能輕忽因疫情長期累積的壓力,及後續經濟生活等環境改變的壓力,需全民同心關懷,展現行動,一起打造疫後健康心,邁向心理重建,創造希望。
人人都是珍愛生命守門人
李明濱理事長呼籲,自殺成因多元廣泛,其防治絕對不是單一部會,或是單一專業可以獨立完成,冀望未來政府與全民能更緊密的持續合作,落實「凝聚力量 守護生命」的目標。在民眾身處的群體之中可能就有許多情緒困擾而需求助的親友,若能透過網路或媒體的特性加強宣傳「自殺防治守門人」訊息,儘管無法見面仍能傳遞力量幫助民眾並且建立對自殺防治的正確認知,同時發揮一問二應三轉介技巧。這時簡單的一句關心,都可能幫助處於自殺風險當事人看見生命的一線希望。「自殺防治,人人有責」,無論民眾身在何處、擔任何種角色,皆可以成為珍愛生命守門人,實踐「展現行動 創造希望」、『凝聚力量 守護生命』之理想境地。
研討會線上直播觀看:
善用心情溫度計 APP,續推守門人理念
心情溫度計 APP 可即時提供使用者情緒困擾之自我測量,同時將結果依時序建立歷程檔案紀錄,並具備定時檢測提醒功能!
1. 檢測結果分析與建議。
2. 全國心理衛生資源(包含各心理衛生相關單位及精神醫療院所)。
3. 心理健康秘笈(含自殺防治手冊電子書系列)。
珍愛生命打氣網:www.facebook.com/tspc520